4月23日,学校关工委组织50余名退休老干部、老教师和青年师生赴成都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-艾芜纪念馆开展实践教育暨“五老”讲座。药学院关工委、护理学院关工委、临床医学院关工委、公共教学中心关工委等二级关工委以及后勤管理处、校医院参加了本次活动。

在艾芜故居,全体人员通过“沉浸式”研学深刻感悟革命文人的精神品格。在讲解员引导下,大家驻足观看《南行记》手稿、三次入党证明文件等珍贵史料,通过“四次人生抉择”“万里南行壮举”等主题展区,系统认识了艾芜同志始终与民族命运同频共振的创作生涯。

实地研学结束后,关工委开展了弘扬成医优良传统“五个特别”五老系列讲座之“特别能战斗”。国家级临床实验中心原主任赖雁老教授,结合我校首获全国大学生临床技能竞赛一等奖的奋斗历程,阐释"特别能战斗"精神传统的时代价值。在随后的研讨环节,青年师生表示:“我们继承学校特别能战斗的优良传统,努力工作和学习,为中国式现代化和学校高质量跨越式发展贡献力量,同时把艾芜同志永不停歇的笔杆精神转化为不懈奋斗的动力。”

本次实践教育通过构建“现场教学+理论研讨+经验传承”三维育人模式,既为退休教师搭建了发挥余热的平台,也实现了红色基因的代际传递,后续校关工委将通过实践教育结合“五老”讲座,持续深化“行走的思政课”品牌建设。
在已与新都区老干局、西南石油大学离退休工作处达成老干部工作合作共建协议的基础上,计划年内组织 “五老宣讲团”深入新都区乡镇开展结对共建。
据悉,始建于2014年的艾芜故居,完整保留了川西民居建筑风貌。建筑面积238平方米的展馆内,既有流沙河题写的门额,也陈列着马识途手书楹联。通过多媒体互动装置与实物展陈相结合的方式,生动再现了艾芜同志“以笔为枪”的革命生涯。
(离退休工作处(筹) 曾显凤 )